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5-10-24
分享到:


本網訊(通訊員 廖梅輝 劉慧敏 劉徽)10月18日下午,《中國作家》副主編俞勝以《AI時代,文學何為》,為湖南省第二十四中青年作家研討班講授了一堂精彩的文學課。
俞勝從“媒介融合與主題重構下的范式轉型”、“技術賦能表現(xiàn):從線性敘事到立體共生”、“發(fā)展困境解構:在破局中尋找平衡”、“未來展望:融合與守護的雙重邏輯”、“學者箴言與文學意義維度”五個方面闡述了AI時代下技術與人文的碰撞與堅守。
俞勝認為作家在使用AI工具時,要始終將“人文表達”作為核心,不被技術牽著鼻子走,技術只是輔助創(chuàng)作的手段,作家自身的情感、思想和創(chuàng)造力才是作品的靈魂,應避免創(chuàng)作被AI主導,保持文學的人文溫度。在行業(yè)規(guī)范方面,應建立“AI文學創(chuàng)作倫理準則”,明確AI生成內容的標注要求,維護文學創(chuàng)作的生態(tài)平衡。
課后,俞勝與學員進行了交流,分享了他的創(chuàng)作經驗,并就如何提高文學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進行了解答。
授課老師簡介:
俞勝:《中國作家》副主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作協(xié)特聘簽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藍鳥》,中短篇小說集《萊卡》《在紐瓦克機場》《尋找朱三五先生》《城里的月亮》,散文集《蒲公英的種子》等。作品入選《新實力華語作家作品十年選》,2014年至2024年每年散文選本。作品曾獲首屆魯彥周文學獎、第二屆曹雪芹華語文學大獎、第八屆中國煤礦烏金獎等。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