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wǎng) 時間 : 2025-10-24
分享到:


本網(wǎng)訊(通訊員 李佳寧 李素芳 李婉婧)10月17日上午,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以《寫作的覺悟》為題,為魯迅文學院“文潤寧夏”(西海固作家)研修班與湖南省第二十四期中青年作家研討班學員帶來一場文學講座。
謝有順圍繞寫作的核心要素、凝結點與解析能力、經(jīng)驗處理與語言運用三個方面展開講解。他結合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馬爾克斯等世界文學大家的作品,以及余華、莫言、金庸等中國作家的創(chuàng)作實踐,深入剖析了當前寫作中常見的小情緒沉迷、經(jīng)驗依賴和語言冗余等問題。
他指出,寫作應立足于經(jīng)驗、觀察、想象與思考四要素,其中思考尤為關鍵,缺乏思考的作品難以具備深度。他提出,“作品的核心思想就像冰塊,寫作就是把它溶解成流動的文字,用細節(jié)和場景延展成文學景觀。”創(chuàng)作者需明確寫作的凝結點,即作品的思想與情感內核,并通過形象與細節(jié)將其延展呈現(xiàn)。他強調,寫作者應培養(yǎng)大感觸,使個人表達與時代和大眾相連,避免陷入單一視角的評判。他鼓勵寫作者擴展感知的廣度,讓個體體驗通向更廣闊的人類共通情感。
在經(jīng)驗處理方面,謝有順提出創(chuàng)作者應保持陌生感與距離感,將經(jīng)驗性情節(jié)轉化為邏輯性情節(jié)。語言運用則應追求準確與具體,通過精讀經(jīng)典培育語感,刪減冗余修飾,增強文本表現(xiàn)力。
課后,謝有順教授與學員們進行了互動交流。
授課老師簡介:
謝有順:福建長汀人。文學博士,一級作家?,F(xiàn)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先后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兼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等。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和文化研究。著有《散文中的心事》《文學的深意》等著作二十幾部,主編《中國當代作家論》等叢書多套。曾獲馮牧文學獎等獎項。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